柜之“贵气” | 从王世襄盛赞的圆角柜,感受力与美的交融!
柜之“贵气” | 从王世襄盛赞的圆角柜,感受力与美的交融!

柜之“贵气” | 从王世襄盛赞的圆角柜,感受力与美的交融!

日期:2023-11-25

明式家具作为世界家具中一种独特的审美典范,广为人们接受并喜爱。其表现出来的儒雅风韵和文人气质,也反映出一个时代中文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。若要说出一件最能代表明式柜类的家具,那非圆角柜莫属。形式简单,结构科学,任何一个部件,都无法再做“减法”。简单造型的背后,往往是复杂的工序,因此,极具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圆角柜,受到无数收藏家的青睐。王世襄先生在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中,有一段这样的点评:“它选料极精,造工也熟练精到,是一对式样罕见而工料皆精的明代柜子”。王世襄先生对明式的圆角柜给出了如此高度的评价,不仅反映出圆角柜的制作精良,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力学与美学的理解。醉木苑红木以红酸枝为原料,复刻出这款经典的明式圆角柜。美学智慧圆角柜在造型设计上,留有一定空间,虚实变化,极富生气。作为典型的明式家具,各历史时期都有由各种木料制作的圆角柜,流行区域遍及大江南北。“上小下大”造型的圆角柜,又可称之为“A字柜”“面条柜”。同时,“上小下大”的造型,既符合人的视觉落差,又以自然的张力产生了向上移动之感。圆角柜的柜帽及各处的转角都为圆角,且整体材料几乎都为圆料制作,四角、四框都有圆。而圆角柜的细微处虽有不同的设计,但也都设计成方中带圆的结构。方中带圆、圆中有方体现了圆角柜设计的精妙,也体现出各部件之间的局部呼应整体之感。简约空灵圆角柜的最大艺术魅力就是素雅简练、流畅空灵。删尽繁华,才能见其精神,从而达到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。而“简素空灵”四字,则把圆角柜的最高审美指向表达得淋漓尽致圆角柜多为光素无斫,毫无装饰的外观,尽显其简洁雅致的本色。仰仗线条的爽利和间架比例的匀称,凸显明式家具线与面构成的简约之美。尤其多见面心一木对开,天然花纹流畅自然,乃藏家大爱。质朴典雅、简素大方的气质,同时又不失功能的适用、形式上的完整和技法的老到,将“用”和“意”浑然相通、融为一体的高超技艺以及把握美感、追求闲逸之趣的文人化倾向,都值得人们细细品味。雅致提气圆角柜闩杆看似多余,阻碍置物,但它却具有妙用,且拆卸灵活,完全不阻碍物件的存放。闩杆是两扇门的依靠,增加两扇门之间的稳定性,又便于上锁,保证其特有的私密性,且需要放置大物件时,还可以自由拆卸,方便灵活。铜活的位置,同样是圆角柜的点睛之笔,已超出了黄金比例的高度的铜配饰,看似超出常理,实则是为了增加其纵深走势,清隽又秀气。景隐诗意圆角柜的创作是文人“市隐”的乐趣所在。“市隐”与“狂隐”不同,是从“言志”时代开始转向“言趣”时代,生活中的任何细节,都能成为审美对象,进行审美的加工。情有情趣,理有机趣,庄有理趣,谐有谐趣,对生活的诗化,是“市隐”的真正内涵,成为隐逸文化中十分旖旎的一章。李渔在《闲情偶寄》中谈到桌椅这样的小物件,强调:“宜简不宜繁,宜自然不宜雕斫。凡事物之理,简斯可继,繁则难久,顺其性者必坚……”可见当时文人对家具等的要求,完全为其生活习性和审美心态所决定。他们对于家具风格形制追求主要体现在“素简”“古朴”和“精致”上。在器具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标准方面,从豁达的人生态度出发,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融合的高度统一。简约的圆角柜,深藏着古人智慧,体现了美学、力学原理。它们是古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与运用而做出的最精巧优美、最人性化的设计。而这份古人的文化遗产,在当代社会中,必将继续绽放光彩,并代代流传。

自成一格的境界

源于心,始于气,心气流动形成了气韵,成就了格局,用返璞归真缔造新的人居哲学。